東驥傳媒聯合河北影視劇頻道共同出品紀錄片《遇見匠心》獲河北重點網絡視聽項目268
發表時間:2022-07-19 20:18來源:河北新聞網 由河北廣播電視臺影視劇頻道聯合河北東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紀錄片《遇見匠心》近日納入河北省網絡視聽重點項目指導目錄,獲河北省廣播電視局網絡視聽重點項目指導目錄。 我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不僅擁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同時還擁有多種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遇見匠心》這部片子中主要以河北地區6位非遺傳承人為主要對象,通過拍攝他們的工作狀態和“匠人精神"來向大眾傳遞河北地區獨特的文化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在民眾中代代流傳,傳承著**魅力的民族文化,是歷史的見證。《遇見匠心》主要記錄了河北石家莊、滄州、邯鄲、承德、秦皇島、廊坊等多地民間傳承人的藝術絕技,即鐵板浮雕、花布印染、冀東皮影、金銀細工、宮繡、石影雕。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資源,但是隨著社會歷史變革、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部分少數民族人口的不斷減少,導致非遺的生存狀況面臨困境,大量有歷史、憑證、文化價值的珍貴實物與資料遭到遺棄甚至是破壞。對此,《遇見匠心》將通過鏡頭語言喚醒人們對非遺的重視,引起相關部門對它的保護,讓非遺的營養文化代代滋養燕趙兒女。 《遇見匠心》主要有6個小故事組成,通過6位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所展現出的精神品質,透露出河北大地豐富的文化資源。 一、金銀細工 從事花絲技藝已有32年之久的鉗海強,金銀細工的主要工藝是花絲和鑿刻。每一個花絲作品都需要繁瑣的工具來完成,其中還需要成百上千的零部件來輔助,經過各種的拼接組裝,然后才會成為一件半成品。 二、鐵板浮雕 鐵板浮雕創作過程中,最難的是技法部分,因為無前例可循,所以郭海博在技法方面的研究是十分深入的。現已在學校開設專門課程傳承鐵板浮雕技藝。 三、花布印染 四、石影雕 方士英從事石影雕已有20多年,她是一位把藝術刻到骨子里的藝術大師,一把鑿子和一雙手,創造出了無數精彩的作品。 五、宮繡 宮寡應叫京繡,王國榮的手藝是從姥姥那一輩傳承下來的,現又將手藝教授給女兒繼續傳承,一代代人的傳承造就了宮繡手藝的源遠流長。 六、皮影戲 唐山皮影也叫冀東皮影,冀東皮影獨特的造型和箭桿的操作是一大特色,張向國將自己的技法創新運用,投入自己大半輩子的精力與時間,成就了冀東皮影如今的輝煌。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遇見匠心》這部影片圍繞河北省的非遺文化展開拍攝,一方面宣傳我們身邊的非遺,讓觀眾對非遺知識有所了解;另一方面通過鏡頭的記錄以視頻的播放,對非遺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遇見匠心》這部影片無論是其社會價值還是文化價值,都具有較高的傳播力。 開始創作之初,扇作團隊就以宣傳河北非遺為初心,對于市場收益與否無關緊要。《遇見匠心》一方面傳遞著燕趙大地的匠人精神,另一方面將河北非遺展現在人們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