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紀錄片《北方的年》攝制組走近陜西富平美原鎮401
發表時間:2018-03-08 00:26作者:東驥傳媒來源:互聯網 臨近春節,中央電視臺傳承欄目《北方的年》攝制組一行來到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美原鎮進行了為期五天的拍攝。 據了解,紀錄片《北方的年》是由中央電視臺發起拍攝的一部關于北方春節文化的大型民俗紀錄片,也是國內首次面向華北、東北、西北等多個地域、省市所展開的年俗紀錄片項目。 ![]() 影片總導演張曉東透露,選擇陜西省作為拍攝重點對象,是為了向觀眾展現新時代新時期,基層百姓的文化生活。攝制組也在重溫先輩的革命路線,喚醒文化工作者對于祖國文化建設的意識,尋找那些一直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肯于拼搏的基層工作者,通過他們的故事,結合中國傳統春節文化,拯救那些即將消失的年俗。 在拍攝過程中,攝制組走訪了戰國時期秦國名將王翦的故居,在王翦故鄉村主任王國峰的引薦下,攝制組選擇了張娜一家為拍攝對象。導演張曉東說:女主人張娜長期在外工作,對家里的老人孩子更是聚少離多,回家吃個團圓飯,看似簡單的事情在張娜家里就顯得極為奢侈。通過了解得知,當天正是張娜回家的日子,攝制組想通過這個看似平常的事情,來捕捉到在外打拼人們進鄉情切!家里的小兒子和父母親都在等著她回家。母親特意叫來幾個鄰居幫忙蒸當地過年都會做的花饃饃,也是張娜最愛吃的家鄉的味道。的通并在富平縣趙村發現春節期間與眾不同的百姓文化。 ![]() 拍攝過程中,攝制組偶然經過趙村,沿路至西向東的街道,數十幅紅色條幅橫跨街面,正是這些條幅吸引了攝制團隊,隨著各類關于“歡迎在外來務工人員回家過年”的條幅映入眼簾,也在不斷的吸引著攝制組對于條幅背后的故事。 ![]() 在村民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趙村村委會,見到了懸掛這些條幅幕后的策劃人。 切身經歷才會理解回家過年是每個人的心愿 今年已經46歲的王旺莊,是趙村村委會主任,在職的擔任村委的三年里,每年懸掛這類條幅已經成了慣例。從2016年臘月開始,為能營造出百姓過大年的氣氛,組織群眾把所有的主要街道各個巷口徹底打掃,并且制作數幅條幅,來迎接即將回家過年的在外務工的村民。 談起為何要用這種方式,王主任說到:年輕時期的我,經常在外漂泊,記著有一年在新疆的戈壁灘上,當時工作艱苦,春節不能回家團聚,并且在那種地方人煙稀少。偶然中一輛大貨車??啃菹?,從車窗傳出的秦腔讓他瞬間落淚,從那個時候他就深有體會在外務工人員的不易,過年回家其實是每個人的心愿。 小小行動暖了全村人的心 ![]() 每逢春節,王旺莊總是能接到很多在外務工人員打來的感謝電話,王旺莊回憶,有一次看到在外務工人員下車后,看到滿街的的祝福條幅后,流下了眼淚,看到這一幕,他覺得自己的行動的確給村民帶來了溫暖,他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讓經常在外漂泊的務工人員能多回家看看,留住鄉愁。也希望能通過條幅上的祝福讓漂泊一年的村民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慰藉。 導演張曉東透露,之所以選擇拍攝這個村子,并不是這個村子的民俗讓我們感嘆,而是這種暖心的行動。 過年回家是每個人的愿望,但是每年除夕夜依舊堅守在**線的工作者還有很多,正如此片的攝制團隊,這個春節仍然要堅守在拍攝一線。 ![]() |